|
|||||
|
|||||
|
巍巍秦嶺,見證著水利建設的鏗鏘步伐;滔滔江河,訴說著先鋒堡壘的奮進故事。在中國水電十五局灃東新城項目的工地上,始終有一面旗幟始終高高飄揚,凝聚著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。 灃東新城項目黨支部以高質量黨建為筆,以灃東熱土為卷,將“雙引雙建”黨建工程生動書寫在項目一線,先后榮獲“陜西省國資委系統企業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黨支部”等多項榮譽,成功蹚出一條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、同頻共振的示范之路,為新時代國企黨建如何“燃”動重大工程建設提供了鮮活樣本。 舉旗定向,筑牢思想“壓艙石” “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的‘根’和‘魂’,我們必須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,確保項目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。”黨支部書記吳海偉如是說。自股份公司“雙引雙建”工作開展以來,灃東新城項目黨支部始終將強化理論武裝作為首要任務,通過嚴格落實“三會一課”、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,引導全體黨員干部深刻領悟“兩個確立”的決定性意義,增強“四個意識”、堅定“四個自信”、做到“兩個維護”。 黨支部創新學習形式,讓理論學習“活”起來。除了傳統的集中學習方式,黨支部充分利用陜西豐富的紅色資源,組織黨員干部分批前往西安事變紀念館、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學習。在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前,在一件件厚重的革命文物前,黨員干部們重溫黨的光輝歷程,感悟初心使命。“通過實地參觀學習,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,這種精神將激勵我們在項目建設中攻堅克難、勇往直前。”青年黨員董佳樂在參觀后感慨道。 為了讓理論學習更加入腦入心,黨支部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。“黨課我來講”活動鼓勵普通黨員走上講臺,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分享學習心得;黨史知識競賽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檢驗學習成效;專題研討會則圍繞特定主題進行深入交流。這些創新舉措有效調動了黨員的學習積極性,變“被動接受”為“主動參與”,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。 在強化自身建設的同時,黨支部還積極開展聯建共建活動,與本部機關黨支部、屬地社區黨支部等建立常態化聯系機制。通過組織共建、活動共聯、資源共享,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社區治理、項目建設的良性互動。在與灃水園社區黨支部的聯建活動中,雙方圍繞“黨建+企業+社區+志愿者”模式展開深入探討,就項目安全生產、文明施工等達成共識,為項目順利推進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。 凝心聚力,鍛造人才“生力軍” “市場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。我們要為肯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的員工搭建舞臺,讓每個人都能在項目上實現價值。”吳海偉在談到人才培養時強調。項目黨支部深入貫徹黨管干部、黨管人才原則,大力實施“人才強企”戰略,通過一系列扎實舉措,打造了一支結構合理、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。 黨支部高度重視青年員工的成長,暢通人才發展通道。通過建立科學的選拔任用機制,為表現突出、業績優秀的員工,特別是青年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。截至目前,項目已累計培養輸送中層管理人員30余名,其中“90后”占比超過70%,一支年輕化、專業化的管理團隊正在形成。“在灃東區域項目,只要你有能力、肯努力,就一定會有展示才華的機會。”“90后”技術骨干李勇峰深有體會。他入職僅四年,就因在技術創新方面的突出表現被破格提拔為部門負責人。 為提升員工業務能力,黨支部做優做實“導師帶徒”、“職工夜校”、“部門輪講”等培訓載體。針對項目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,邀請內部專家和外部講師開展專題培訓;鼓勵員工跨部門交流,促進知識共享和經驗傳承。“通過‘導師帶徒’活動,我很快熟悉了項目管理的各個環節,業務能力得到快速提升。”新員工王瑤表示。目前,項目部各類注冊持證人員占比達到64%,其中一級建造師14人、一級造價師2人、注冊安全工程師2人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。 黨支部不僅是人才培養的“加油站”,更是員工的“貼心人”。通過定期開展“我為職工辦實事”活動,黨支部認真傾聽員工訴求,切實解決員工困難。組織籃球賽、乒乓球賽等文體活動,豐富員工業余生活;邀請醫療專家開展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,把關愛送到施工一線;建立困難職工幫扶機制,讓每位員工都能感受到組織的溫暖。“在這里工作,不僅業務能力得到提升,更重要的是有一種家的歸屬感。”項目老員工蘇鵬動情地說。這種濃厚的“家文化”有效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,為項目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正能量。 深度融合,賦能生產“加速度” 黨建工作如何真正成為推動項目建設的“紅色引擎”?灃東新城區域項目黨支部用實踐給出了答案:通過打造特色黨建品牌,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。黨支部創新性提出“紅藍綠”黨建品牌,通過建立健全“黨建+”融合機制,實現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、互促共進。 “黨建+示范”讓黨旗在施工一線高高飄揚。在項目建設的關鍵工序、重點區域,黨支部設立了“黨員突擊隊”、“黨員示范崗”、“青年突擊隊”,讓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打頭陣、作表率。在斗門水庫項目建設中,面對工期緊、任務重的挑戰,黨員突擊隊帶頭攻堅,積極開展“大干90天”、“大干60天”等勞動競賽活動,最終高質量完成節點目標,項目榮獲“陜西省建設系統勞動競賽先進集體”稱號。在灃河綜合治理項目中,黨員示范崗帶頭優化施工方案,提前完成綠道建設任務,在西安市“三河一山”綜合評估考核中名列前茅,獲得西安電視臺專題報道。 “黨建+QC”激發創新活力。黨支部圍繞降本增效、質量管理等重難點問題,組織黨員技術骨干成立QC小組,開展技術攻關活動。截至目前,項目累計取得QC成果7項,其中2項獲得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QC一類成果,1項獲得中國水利工程協會QC一類成果。《一種多級水體修復系統》《一種路緣石搬運裝置》等11項發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。這些創新成果不僅解決了實際施工難題,也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。 “黨建+科技”提升工程品質。黨支部積極擁抱智慧建造趨勢,加大科技創新力度。在灃東片區項目中率先使用VR安全體驗館和新型菲霧揚塵設備,打造綠色文明工地。項目成功舉辦了全國水利標準化現場教學活動,榮獲中國水利企業協會“全國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現場教學示范基地”稱號。在昆明池水生態治理中,創新運用水下相機對深水區域水生植物進行監測,引進水質自動監測系統,確保400萬平方米的“水下森林”生機勃勃,水質穩定達標,為“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”的治理目標提供了“電建方案”。 風勁帆滿圖新志,砥礪奮進正當時。站在新的起點上,灃東新城區域項目黨支部將繼續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,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持續鞏固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成果,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,以“黨旗紅”凝聚人心,以“電建藍”展現擔當,以“生態綠”踐行使命,為推動公司實現更高質量、更可持續發展破浪前行,在新征程上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! |
|||||
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
|


